李嘉诚卖港:资本逐利与国家利益的激烈碰撞
最近李嘉诚把巴拿马运河港口打包卖给美国贝莱德集团这事儿,有人说他慈善捐300亿人民币的时候那是菩萨心肠,可卖港口套现228亿美元的行为,却被大家指责是蛇蝎算盘。这笔交易表面上打着“商业避险”的幌子,实际上却严重触碰了国家战略红线。更巧的是,3月24日中国《反外国制裁法》实施细则落地,直接给李嘉诚的资本算盘来了个“当头一棒”。现在大家都在关注,中国到底能不能有效阻止李嘉诚的卖港行为呢?
压不住的资本游戏
从3月13日开始,港澳办接连出手,这力度可不小!他们先转载《大公报》的评论《莫天真勿糊涂》,暗暗批评这种行为是“见利忘义”;接着直接指出这笔交易是“给美国递刀子”;最后还以《伟大企业家都是铮铮爱国者》为题,发出灵魂拷问:“为什么不卖给中资?”这三连击,直接把大家对这笔交易的质疑和不满都给激发出来了。
而《反外国制裁法》就像一把精准的手术刀,直接切中要害。它明确规定禁止外资收购涉及国家安全的资产,要是违反了,不仅要查封股权,还要冻结现金流。网友们都调侃说:“李嘉诚的棺材本,这下成了反制裁法的第一滴血。”
面对国内这么大的压力,李嘉诚终于有点扛不住了。这不,他的次子李泽楷到访北京和高层见面,这一举动让大家纷纷猜测,这笔交易是不是出现了大变化?3月24日《反国外制裁法》的实施,给中国管理这笔交易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依据。咱们中国现在可不是200年前那个任人宰割的国家了!
随着中国科技不断进步,海军实力日益强大,咱们有能力也有实力保护国家财产,不让买办和西方国家侵犯。就拿海军来说,现在中国航母都能自由地航行在澳大利亚家门口,这就是实力的体现!尽管特朗普政府和一些西方国家不愿意承认,但事实就摆在眼前,中国的强大是谁也无法忽视的。
我觉得吧,李嘉诚作为一个商业巨头,应该明白国家利益的重要性。他这样的行为,不仅伤害了国家,也让广大民众对他很失望。在国家主权和战略安全面前,个人的商业利益真的不应该放在首位。
李嘉诚的政治算术
在普通民众眼里,李嘉诚出售43个港口的行为,那就是实打实的卖国交易。长和实业还声称是为了“规避巴拿马违宪调查风险”,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,特朗普政府施压在前,交易就火速推进在后,这哪里是避险,分明就是“跪得丝滑”,为了利益毫无底线。
回顾李嘉诚这些年的举动,2019年香港风波的时候,他选择沉默;2023年又抛售大陆千亿资产转投英国;现在又卖港口。这一系列操作,让群众们忍不住怒斥:“吃尽中国红利,关键时刻跑得比港毒还快!”要是巴拿马运河真被美军控制了,中国商船可就遭殃了,可能会遭遇限流、被索要天价通行费,甚至还会被数据监控,这直接威胁到了“一带一路”的供应链安全。
当全网都在怒骂“卖国”的时候,97岁的李嘉诚选择装聋作哑,他儿子李泽钜却来了一句让人火冒三丈的话:“哪里赚钱投哪里,有肉吃我们随时回来”。这可把网友们彻底激怒了,大家纷纷翻出霍英东1950年代的旧事。当年霍英东顶着港英封锁,用船队给内地偷运战略物资,那才是真正的爱国商人。网友们都说:“爱国商人的棺材里装的是赤子心,李超人的棺材里塞满了美金!”
3月24日,《反外国制裁法》实施细则公布了,里面明确规定禁止涉国家安全资产交易、冻结在华财产、取消相关人员居留资格。这对李嘉诚来说可不是个好消息,如果他执意要完成这笔交易,那他在中国的剩余资产很可能会被查封。更厉害的是,该法还授权“追溯制裁”,就算交易已经完成了,只要认定危害国家安全,照样能追缴。用政法学者的话来说:“这不是割韭菜,是连根拔起。”
李嘉诚卖港经受不住时代拷问
当李嘉诚在豪宅里数着228亿美元的时候,中国海军第三艘航母正威风凛凛地巡航南海。网友们都忍不住辣评:“以前列强用军舰抢港口,现在买办用合同卖港口——可惜中国军舰已能炮轰资本棺材板!”再看看霍家,霍英东去世时享受国葬待遇,他的孙子霍启刚现在执掌香港文体局。1950年,霍英东冒着港英政府机枪扫射的危险,把一船船橡胶运往内地;2025年,李嘉诚却顶着14亿人的唾骂,把战略港口卖给美国。这两者一对比,差距一目了然。就像《反外国制裁法》起草组专家说的:“资本无国界,但资本家有祖国”。
目前,贝莱德的这笔交易还没有最终签约,中国商务部已经启动了反垄断审查。要是援引《香港国安法》叫停交易,李嘉诚不仅要面临千亿违约金,还可能被列入制裁清单,毕竟贝莱德之前参与炮制新疆棉花谣言,劣迹斑斑。这场博弈到最后,可能的结果就是:要么李嘉诚撕毁合同保住自己的资产,要么美国财团赔了美金又折兵。
这件事带来的影响可不止于此,它撕开了“在商言商”的遮羞布。就像《人民日报》评论的那样:“当华为被制裁时搞出麒麟芯片,TikTok被围剿时死守控股权,李嘉诚们却在国家博弈最关键的时候拆台——这样的商人,人民是不会给他留棺材板的!”《反外国制裁法》的实施,不仅是一把法律的铡刀,斩断那些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,更是给全体资本家立了一块警示碑:爱国可不是在慈善场合作秀,而是一条不能触碰的生死红线。
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,中国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防止类似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发生呢?如果李嘉诚最终放弃这笔交易,对国际资本和香港经济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?
